皋兰县人民检察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公益诉讼 > 正文

公益“检察蓝”助力“古树绿”

时间:2024-05-17 17:20:31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什川古梨园位于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什川梨树始栽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现存梨园面积3939亩,园中树龄百年以上古梨树9423株,主要为冬果梨和软儿梨两个品种。其中,二级古树16株,平均树龄约414年。2018年什川古梨园被兰州市确定为“古梨树群落”。被誉为“黄河明珠”的古梨园孕育了深厚的节会文化、水车文化、农耕文化和黄河文化等,什川鼓子、小曲、高架铁芯子、社火花灯、黄河奇石、根雕艺术等民俗风情文化独树一帜,部分文化已被国家、省、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梨树传统管护技艺“天把式”于200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2年软儿梨成功入列省级非遗工坊。



保护古梨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检察公益诉讼的职责所在。2024年5月6日至10日,皋兰县人民检察院联合皋兰县古梨园保护中心开展什川古梨树保护专项监督行动,同时通过“益心为公”平台,邀请志愿者参与实地踏查、行业咨询等案件办理环节。经调查发现,部分古梨树保护区域内堆放垃圾、杂物,悬挂彩灯、秋千等;部分古梨树出现不同程度的树体倾斜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支撑加固,极有可能发生倒伏,影响农户和游客安全;部分古梨树树干中空腐烂,呈树洞状,若不及时修复,树洞持续扩大将最终导致树体死亡;部分梨园土壤板结、土壤病害增多,导致古梨树根腐病等疾病多发。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皋兰县检察院及时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积极与相关部门召开磋商会,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并就后期如何开展整改及协同共治多次联席座谈。



古梨树是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旅游和经济价值,也是森林资源的瑰宝。皋兰县检察院将继续深化古树名木公益诉讼监督,有序开展“回头看”,持续跟进整改情况,确保检察建议落到实处,努力为守护皋兰绿水青山贡献检察力量。